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数据库优化-水平拆分 垂直拆分
阅读量:706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33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过某种特定的条件,将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放到多个数据库上,实现分布存储,通过路由规则路由访问特定的数据库,这样一来每次访问面对的就不是单台了,而是N台,这样就可以降低单台机器的负载压力。提示:sqlserver 2005版本之后,可以友好的支持“表分区”。

  垂直(纵向)拆分:是指按功能模块拆分,比如分为订单库、商品库、用户库...这种方式多个数据库之间的表结构不同。

  水平(横向)拆分:将同一个表的数据进行分块保存到不同的数据库中,这些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完全相同。

SQL Server:数据库/数据表 拆分

▲(纵向拆分)

SQL Server:数据库/数据表 拆分

▲(横向拆分)

  1,实现原理:使用垂直拆分,主要要看应用类型是否合适这种拆分方式,如系统可以分为,订单系统,商品管理系统,用户管理系统业务系统比较明的,垂直拆分能很好的起到分散数据库压力的作用。业务模块不明晰,耦合(表关联)度比较高的系统不适合使用这种拆分方式。但是垂直拆分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所有压力问题,例如 有一个5000w的订单表,操作起来订单库的压力仍然很大,如我们需要在这个表中增加(insert)一条新的数据,insert完毕后,数据库会针对这张表重新建立索引,5000w行数据建立索引的系统开销还是不容忽视的,反过来,假如我们将这个表分成100个table呢,从table_001一直到table_100,5000w行数据平均下来,每个子表里边就只有50万行数据,这时候我们向一张只有50w行数据的table中insert数据后建立索引的时间就会呈数量级的下降,极大了提高了DB的运行时效率,提高了DB的并发量,这种拆分就是横向拆分

  2,实现方法:垂直拆分,拆分方式实现起来比较简单,根据表名访问不同的数据库就可以了。横向拆分的规则很多,这里总结前人的几点,

  (1)顺序拆分:如可以按订单的日前按年份才分,2003年的放在db1中,2004年的db2,以此类推。当然也可以按主键标准拆分。

  优点:可部分迁移

  缺点:数据分布不均,可能2003年的订单有100W,2008年的有500W。

  (2)hash取模分: 对user_id进行hash(或者如果user_id是数值型的话直接使用user_id的值也可),然后用一个特定的数字,比如应用中需要将一个数据库切分成4个数据库的话,我们就用4这个数字对user_id的hash值进行取模运算,也就是user_id%4,这样的话每次运算就有四种可能:结果为1的时候对应DB1;结果为2的时候对应DB2;结果为3的时候对应DB3;结果为0的时候对应DB4,这样一来就非常均匀的将数据分配到4个DB中。

  优点:数据分布均匀

  缺点:数据迁移的时候麻烦;不能按照机器性能分摊数据 。

  (3)在认证库中保存数据库配置

  就是建立一个DB,这个DB单独保存user_id到DB的映射关系,每次访问数据库的时候都要先查询一次这个数据库,以得到具体的DB信息,然后才能进行我们需要的查询操作。

  优点:灵活性强,一对一关系

  缺点:每次查询之前都要多一次查询,会造成一定的性能损失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samjustin/p/5782144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学习笔记 初学基础篇
查看>>
一步步教你用 CSS 为 SVG 添加过滤器
查看>>
TeeChart Pro VCL/FMX教程(一):入门——构建图表
查看>>
微服务架构 SpringCloud(二)Eureka(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基础篇)
查看>>
oracle RAC的客户端HA配置
查看>>
VsCode编辑器
查看>>
spring cloud开发、部署注意事项
查看>>
又一款基于BCH开发出来的社交软件BlockPress
查看>>
ttlsa教程系列之mongodb——(五)mongodb架构-复制原理&复制集
查看>>
虚拟主机通过修改.htaccess将入口重定向到public文件夹
查看>>
nginx快速安装
查看>>
Kinect for windows的脸部识别
查看>>
MySQL 运维笔记(一)—— 终止高负载SQL
查看>>
Carrie Higbie:数据中心的绿色布线之道
查看>>
ECS之初体验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【风云原创】Flash技术将被Html5枪毙,Silverlight将何去何从?
查看>>
power shell测试wmi
查看>>
话里话外:成功CEO的用人之道——按需激励
查看>>
openwrt无线连接互联网的实现原理【1】
查看>>